本栏目为关于南方略方略脑库模块。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给我们发邮件!
方略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方略观点
郭 双:别让概念毁了水溶肥
发布时间:2014-7-29 9:40:48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郭 双
  

    最近,水溶肥犹如巴西世界杯的桑巴浪潮一般,席卷了整个农资行业,不仅众多肥企重点关注,就连不少的农药企业也都蠢蠢欲动。7月3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金正大水溶肥纳入全国示范推广技术,不难想像,水溶肥的春天到了。

    知道这个消息,窃喜的人很多,不难理解,毕竟尿素快跌成尿价了,复合肥也快成了“负荷肥”,厂商都伸长脖子盼着再来一只下金蛋的母鸡,恰巧水溶肥就赶上了。而且水肥一体化、节水农业、肥效高利用等一系列的特征表现,也使水溶肥具备成为香饽饽的潜质。眼瞅着中国土地终于迎来一个能长相厮守的好伙伴,说不高兴是假的,但过去太多好东西被折腾坏的例子历历在目,并非有意泼冷水,而是刻意压制兴奋后的冷静思考。

    爆炒水溶肥,一盘行业期盼已久的热菜

    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独有的概念或意义。通过概念,我们才能认识新生的事物,比如水溶肥,就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多元素复合型肥料。但今天,我们在这里强调的不是这个意义上的概念,而是营销手段上的“概念”,这种来自于产品定位的衍生品,也是来自于消费品行业的“跨界”运用,甚至也能在金融市场看到它的足迹,比如全球股市中非常奇葩的“中国概念股”。依靠某一题材,纳入某个概念中,从而引起巨大的广告和宣传效应,受到关联体的密切关注,实现吸金目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炒概念”。

    概念一词在实体经济中多运用在“新概念”,指的是对行业前瞻和未来的一种方向性思考和想像,从而站在未来的角度来规划企业当下要走的发展路线。但恶意的炒作概念,就像是一阵狂暴的飓风,来时惊天动地,去后无影无踪,如昙花一现,极度耀眼之后是漫长的黑暗,破坏性巨大。

    今天的水溶肥,并非一个新概念,但确是一个好概念。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品种相比,其明显的优势已经使其具备非常多的题材,随着行业领头企业金正大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联手,不可否认,巨大的市场蛋糕一下子就砸在了饥饿了很久的众多厂商面前。手快的有肉吃,手慢的没汤喝,深受时代互联网思想的大咖们,前仆后继,一拥而上,水溶肥概念似乎已有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局面。

    今天吃撑的是农民,明天饿死的是企业

    水溶肥被爆炒过后的结果就是全民皆知,而这也将充分利用农民的从众心态,再加上政府农业部门的推波助澜,农民不知不觉就进了套。这其中还不缺少无良厂商的断章取义和虚假宣传,都只是为了赶上这一波发财的浪潮,把明天的饭吃进嘴里,至于明天吃什么,那并不重要。产品周期,在国内农资行业里更多的停留在PPT上,或者一直都只是我们羡慕跨国农资公司的对象。

    被概念化的水溶肥背后,是整个行业都没有为它的存在和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企业匆匆上马,经销商盲目推介,农民糊涂接受。在概念的推动下,“万众一心”很容易掀起一阵销售的高潮,丝毫不作犹豫的切入“泡沫-破裂”的类中国经济模式怪圈,本可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按部就班的可持续发展,却被一个“抢”字扰乱的所有节奏。当农民还坚持着复合肥“含量派”的时候,相信不少企业会用“肥效吸收率可翻倍达到百分之八九十,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来快速洗掉农民固有的认知。话只说三分,狂暴一个卖点,以偏概全,都是常见的手段,而可悲的是这一切农民只能依靠上一次当来分辨。

    农民很快就会被撑住,因为水溶肥无处不在,但信息不对等的灾难性后果总是具有滞后性,尤其是种植自身带有季节性特征,海吃山喝一顿之后的涨痛感,即使很快因为企业产品、技术、后期服务等各方面的漏洞而提前爆发,但要农民给出拒绝也只能等到下一个春天。农资不是消费品,消费品概念的大肆炒作,最多影响的只是使用人的某种消费观感,不会动摇其生活的基础。但农资却事关农业生产,与农民的生活基础密不可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一旦因此影响了农时,就失去了一年的收成,农民根本伤不起。所以,农民一旦受到伤害,会毫不犹豫的关上与你沟通的大门,如果给他们一个时间选择,相信会是永远。

    所有的事物都是向前在推进的,即使过程充满曲折。企业需要不断的更新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市场,而农民也需要适应新的产品来提高生产。也许是受互联网思维影响过多,也许是因为当下企业综合实力相当,所以竞争成败更多时候靠谁比谁更快一步。争当先驱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成为先烈的风险,更多的人比起经营更重视投机。但市场往往没有迟到者,只有强者和弱者。农资行业需要新的概念来推动整体的变革和发展,但当投机者远多于经营者时,概念虽然不断,市场却越发混乱无序,从而使中国的农资行业错过一个又一个真正能够崛起的机会。届时,多次满足于一时口腹之欲的农资企业,面临的将是更加久远的饥饿。

    政府,概念背后被忽略的推手

    在很多场合,或者媒体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段文字:“水溶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已势不可挡。截至今年4月9日,在农业部登记的水溶肥就有5670种,生产企业200多家。据统计,2010年全国水溶肥年产量仅60万吨,而2012年其产量与使用量均超过了200万吨。”看似一片繁荣昌盛的大幕即将拉开,但在数字经济时代,GDP爆表思维用在了PM2.5身上,确是一件哀大于喜的事情。

    一个行业想要高速发展,无论是在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环境,还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环境,都需要依靠政府力量去推动。尤其是国内的农资行业,在过去的30年,由过去的冷落到现在的热捧,背后都有着政府的身影。但就像“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一样,快速催生催肥一批企业的同时,透支的是消费者对政府、对行业、对企业的信任,双刃剑的效果很难在当下做出评判,但未来一定会有一个客观的定论。今天的农民是抱着矮子里面拔将军的心态,来接受这个那个的政府农业农技部门推广产品。官员追逐政绩,企业hold不住商机,概念背后的繁荣是链条中既得利益者都想看到的。殊不知,“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根深蒂固,从根源上就把好政策给腐蚀坏了。短短几年,五千多个品种,二百来家企业,都挤进水溶肥这块刚有起色的小池塘,鱼没捞着水先浑了。不排除新的事物需要强烈刺激来吸引大家的关注,从而快速的普及和发展,但一切都得讲究有序,而这一点是当下农资行业竞争破坏的最厉害的。过去的经验教训仿佛在那诉说着,不到十年,“优化结构,落后产能淘汰”会像告别不久的朋友一样在水溶肥行业再次与大家相聚,届时,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还是“距离产生美”,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深刻体味。

    从混乱走向成熟,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水溶肥的成长也需要经历这段漫长的过程。没有人不喜欢蓬勃发展,也没有人会拒绝水涨船高,虽然市场是自由竞争,有头脑发热的时候,但政府作为管理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确保秩序稳定。作为秩序的守护者,过多的参与和指点都理当尽力避免,更别说深陷其中,一起搅风搅雨,强力干预。在过去,太多的非市场手段使大量资本规避了行业门槛,但后果更加严重的是无数毫无竞争力的企业在行政保护下,犹如毒瘤一般,狂热吸取农民血汗的同时,极难被市场自由竞争所淘汰。低价、以次充好、挂羊头卖狗肉……屡禁不止的背后是监管机构的“可持续松散”。水溶肥是块大蛋糕,眼馋是可以理解的,但愿吃相不要太难看,毕竟水肥一体化、节水农业等热门词汇都代表着政绩,民间已然发热,只渴求政府且行且珍惜,莫在仓促间错失中国农资行业崛起又一好良缘。

    做咨询,经常在农资企业讲的一句很俗的话:吃在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管好田里的,想着别人手里的,这是企业长久之道。中国农资行业发展形式的确不容乐观,面临着跨国企业资本、技术和市场等全方面竞争,而中国农民也正渴求富裕,但请容忍改变这一切所必需的过程。中国农业发展正呈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精彩,地区差异、技术差异、环境差异等等因素正激烈地改造着中国的农业形态。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足够容纳真实为农民服务的产品和技术,无需跟风且明确方向,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出人人点赞的“好概念”,赢得各自稳定的消费群。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方略观点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香港金龙网站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