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奢侈品消费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众多国际奢侈品牌纷纷涌进中国,抢食这场盛宴。据世界奢侈品协会介绍,到目前为止,已有80%的国际奢侈品牌进入中国。但令人遗憾的是,来自环球奢侈品杂志的调查显示,有86%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不会购买标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奢侈品。
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奢侈品牌缺乏精品。历史上,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制造大国,她精妙绝伦的传统工艺甚至可以达到源于奢华而高于奢华的境界。事实上,比照西方奢侈品产生的构成要素,中国同样拥有厚重文化的积淀、精巧的手工艺和稀缺的原材料。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国丝绸在罗马甚至与黄金等价;中世纪的欧洲宫廷,贵族们以拥有中国的陶瓷作为炫耀的资本。在英国伦敦郊区的布莱海姆宫(又称丘吉尔庄园)里收藏的瓷器中大部分是中国的瓷器。然而,当前中国却没有多少品牌成为奢侈精品,主要问题是中国企业缺乏运作奢侈品品牌的意识,甚至是方法。中国企业往往着眼于短期,向往着快速回报,不愿意投入建立一个品牌所需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这样的浮躁态度使中国企业缺少培育奢侈品品牌的文化涵养。二是顶级奢侈品牌的建立和传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巴尔扎克说过,“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换血。” 这句名言同样适用于奢侈品品牌。法国花了几百年时间,培育出世人耳熟能详的路易?威登、迪奥、香奈儿、爱马仕等世界顶级奢侈品牌。反观中国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饱受战乱,积贫积弱,历史上的奢侈精品无法得到传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经历了一次品牌再教育。虽然中国赢得了“世界制造”的声誉,但 “中国制造”与世界级奢侈品品牌形象、品位不匹配。中国还没有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出被广泛认知的奢侈品牌,中国在世界树立的形象更倾向于工业化生产,即大量的生产,而这是和奢侈品所遵循的共同特征相悖的。因此,在中国很多高端人群并不认可中国品牌, 这也在情理之中。三是中国消费者更多青睐外国奢侈品牌是出于强烈的被认可感所驱使。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人心目中,奢侈品品牌总是与欧洲印象联系在一起。事实上,领先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的前十名也大多来自欧洲。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的对国外奢侈品牌的追捧者中,无论是财富新贵还是权力新贵,他们希望通过拥有国外奢侈品来证明或获得自身身份的认可,他们加入各种高挡会所,穿名牌服装,坐豪华车,喝红酒等,体现他们“高人一等”, 展示新贵高于普通人的品牌认知度,以及在生活中享受更好的物质和服务。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出于崇洋的心理,盲目地认为,只要是外国的就是好的。因此,一些在国外根本谈不上是奢侈品牌的,在中国却被认为是奢侈品。
虽然中国奢侈品牌目前仍难于与欧美国家的顶级奢侈品牌相比美,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本土奢侈品已经兴起并蓬勃发展。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资本驱动迈向创新驱动,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设计。我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通过中国奢侈品的历史传承、精妙绝伦的加工工艺、无限的创意和独有的稀缺原料来打造中国的顶级奢侈品,使中国的消费者能以拥有中国的奢侈品为荣,同时我也希望中国的消费者能更多地关注中国本土的奢侈品品牌,中国奢侈品品牌还太过年轻,即便有着优秀文化传承,真要成长为顶尖品牌,可能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初出茅庐的中国奢侈品品牌想成长为顶级品牌,需要中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如果中国消费者连自己国家的品牌都不用,怎么还能要求别人用中国品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