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头发咯,收长头发咯……”曾几何时,一些挑着担子、推着小车的货郎走街串巷干着这样的营生。
河南许昌农民郑有全就是从一家收头发的小贩起家,最终,成为了全国假发行业的老大,建立起自己的“瑞贝卡商业王国”。
瑞贝卡(600439.SH)一年净利过亿,公司大多数高管的年薪却不到10万,老板郑有全未免也太抠了。奇怪的是,郑老板用这么少的薪酬拉起来的队伍,还能让公司业绩保持得不错。他是怎么做到的?
河南农民玩转“头顶时尚”
已63岁的郑有全清瘦、个头不高,穿着打扮俨然是个村支书。
但他的名字以及他旗下的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贝卡”),不仅在河南甚至远在非洲的黑人兄弟们,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上世纪70年代,河南许昌小宫村人郑有全就是个走街串巷收长头发的,将收来的头发经过简单整理之后,再卖给上游商贩,最后几乎全部出口。
当所有人都在这么干的时候,郑有全显然头脑更为灵活,他看中了上游更大的市场。于是,在许昌成立了自己的发制品厂,要在许昌制造假发。
欧美国家历来都是假发的最大市场。很早郑有全就与美国商人合作,一起将中国产的假发卖到了美国市场。
早些年,一次出国考察,让郑有全意外发现非洲的巨大假发市场。
目前,瑞贝卡在境外有8家销售型子公司,其中在非洲就多达6家。数据显示,在瑞贝卡的全球市场中,非洲已超过美洲。且非洲市场超过41%的毛利率,也是瑞贝卡除了国内之外,最好赚钱的地区。
产品出口占据瑞贝卡八成收入来源。去年,公司营收17.59亿,比上一年略有下滑,不过超过1.7亿的净利润却同比增长了21%。
瑞贝卡自2003年上市以来,营收从5亿做到了17亿,净利润从4800万,做到了如今的1.7亿。
期间,虽然业绩有过上下波动,但总体稳定。经营形势不错,瑞贝卡也坚持每年都给全体股东分红。
一个做假发的做成行业寡头实在不易,瑞贝卡是全国发制品行业出口规模最大的企业,而且行业排名第二的企业出口规模只有瑞贝卡的50%。
让人没想到的是,做假发在研发上投入还挺大。瑞贝卡去年在研发上投入超过4600万,占营业收入的2.55%,公司研发人员多达61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6.8%。
发制品确实算不得一个很大的行业,中国作为出口量最大的国家,2016年的出口总额也才34亿美元。
如此抠门如何管理庞大的队伍?
从发制品起家,郑有全的瑞贝卡商业王国已横跨房产、旅游、城市交通、金融等众多领域。郑有全也曾以30亿的个人身家荣登河南富豪榜。
尽管老板个人很有钱,但瑞贝卡的公司员工似乎收入并不怎么样。
上市十多年来,公司的经营状况持续向好,但高管的工资一直停滞不前,有些岗位的薪酬甚至还不如十多年前。
从2005年年报开始,瑞贝卡披露了公司高管的个人薪酬。当年,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丁榜的薪酬为8万元,2016年董事、副总经理吴学丙的年薪为9.5万元;2005年公司董秘陆新尧的年薪为8万元,2016年董秘胡丽平的薪酬为7.5万元……独立董事的津贴倒是从3.5万普涨到了5万元。
2016年,瑞贝卡支付给13名董监高成员的薪酬总额才104.5万。
郑有全也不仅仅对高管抠,对自己也挺抠,他从公司领取的报酬,也仅从2005年的12万,涨到2016年的16.5万。只不过,他是公司老板,也不指望这点工资来养家糊口啊。
有人可能要怀疑了,这些高管工资这么低,还愿意在公司干,一定是持有公司股份。事实上,他们没有公司股份,未能享受纸上富贵。
很想当面请教一下郑老板,用怎样的管理方法,能用这么低的薪酬,将一帮高管笼在自己身边做事,还能让公司的业绩持续向好。
2016年,在国外整体经营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瑞贝卡的净利能获得增长,大多也是源于对管理费用的控制,这一项就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000万支出,这直接就变成了公司利润。
也许是郑老板觉得这样低薪酬下去不行了,于是,2016年公司推行了员工持股计划。
原本设定的2亿元的持股上限,不知道是员工实在没钱,还是另有原因,最终只成交了1.4亿。当时,从二级市场的成交均价为7.59元/股。
按照公司最新的5.86元(7月7日)的收盘价,短短半年员工持股亏损幅度近23%,浮亏超过3000万。
特别对这次持股较多的高管们来说,再对照自己每月几千块的工资表,想想都觉得肉疼,向控股股东借钱持股的本金还得支付利息呢。
有些方面,郑有全也很舍得花钱,比如2015年豪掷1600万找来范冰冰为品牌代言。
尽管有范冰冰站台,瑞贝卡旗下Rebecca和Sleek两个品牌在国内的发展似乎并不太顺,2016年两大品牌的加盟店数量都呈现出明显的负增长,其中Sleek新开了2家加盟店,同期却关闭了14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