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营销案例分析,由国内营销专家执笔,为您分析诸多营销成功案例。
营销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案例
成功是创业的例外
发布时间:2013-7-31 10:50:24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习风 摘自:
  

  失败是创业的一种正常结果,成功只是一种例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业绝不是一种就业形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创业只适于那种不断面对压力和挑战的人——而这类人总有某种先天的东西存在。


  几年前听到“以创业促就业”这个口号时,我就笑松了两颗门牙。一个连自己都推销不出去的大学生,你让他去制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与“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何异?


  今年699万大学生毕业,是“史上最难的就业季”,“以创业促就业”的口号自然又流行起来。有为大学生做创业辅导的,有为大学生提供免息贷款的,有为大学生注册公司提供便利的,看起来煞是热闹,只是这些没有创业的大学教授们和不需要创业的政府官员们不知道,他们正在把大学生们推向绝路。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011届为1.6%,2012届为2.0%,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人民日报近日的报道显示,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仅为3%。


  失败,当然会积攒教训,可也会积攒债务。当原本就两手空空的大学生们短时间就欠下一屁股债的时候,创业失败留下的更多是浓重的阴影。


  创业与登山相仿,无论你准备多么充分,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成功,何况是一个基本没有准备的大学生。“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如果你认为马云的说法有点不好接受,那么被称为“创业导师”李开复的话还是可以听一听的:“创业不必赶在今朝”。


  创业是对一个人能力的全面测试,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还真没有这些能力。


  是否确定要创业,需要你的决策能力;创业从哪里切入,需要你的发现能力;能不能把想到的事情做成,需要你的执行能力;如何整合一个团队,需要你的管理能力;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能不能另辟蹊径,需要你的创新能力……当一切问题扑面而来的时候,你的能力准备好了吗?


  很显然,眼下中国的大学生并没有准备好。中国的教育向来以培养“好孩子”著称:听老师家长不管是否有道理的话,做标准答案不管是否科学的题,考社会认同不管是否有意义的分。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或许是一个好员工,但却肯定不是一个好的创业家。


  再说了,在一个以灌输知识为目标的大学里,连教师们都是缺乏社会阅历的书生,你又让学生怎么可能一出校门就成为一个企业家?与之相反,你到国外大学去看看,有多少大学教师没有校外任职的社会历练?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里,在大学任教的基本上都是地地道道的“入世”者。


  有人会问,马化腾、史玉柱、江南春不都是大学生创业成功者吗?我的回答是:不错,他们都是大学生创业成功者,但是他们创业的时代是一个短缺经济时代,卖方市场的特性成就了他们的创业冲动,而现在,在一个买方市场时代,创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不知要比过去高出多少倍。


  在一个政府主导的不透明的市场中赚钱,要创业也得先摸清潜规则再说。


  我说大学生不要急于创业,并不是说全世界大学生皆然。事实上,在许多国家,大学生不仅毕业后创业的众多,而且辍学创业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大家熟悉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就是。据统计,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达到20%,且创业成功率也达到20%。


  西方国家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高,除了与它们开放的教育有关,还与它们的透明的契约关系和完备的法律体系有关。遵守法律,严守契约,在此基础上,你尽可以大胆往前走。当然,就是“往前走”也是需要条件的,在美国,成熟的资本市场,充裕的风险投资资金,发达的信息服务行业,齐全的各种咨询机构,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可能。


  而在中国,大学生创业所面对的,几乎就是一团浑水,你看不见底,只有自己亲自去摸。如此反复,你才知道自己高价投标不中的原因是“好处费”送得不够,你才知道自己皮蛋做得不快的原因是没有使用工业硫酸铜,你才知道自己羊肉串价格太高的原因是没有使用老鼠肉;你才知道自己白酒口感不淳厚的原因是没有使用塑化剂,你才知道自己水果不好看的原因是没有使用剧毒农药……


  如果有大学毕业创业成功,你千万别去羡慕人家。成功的冰山下面,有着你看不见的资源,不信你去问问刘永好的女儿刘畅、宗庆后女儿宗馥莉、王健林儿子王思聪、尹明善女儿尹索微,当然你还可以去观察下那些官二代,看他们是如何把“来历不明”的财产变成合法财产的。


  创业不仅仅是一种就业形式,它是一个不断接受挑战的生活方式的选择。


  中国3%的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可以说很低,美国20%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不能说算高。这两个数字尽管有高低之别,但却表达着一个共同的规律:失败是创业的一种正常结果,成功只是一种例外。


  既然成功只是一种例外,那创业就绝对不是一种就业形式。作好失败的准备,承担失败的后果,是每一个创业的大学生首先必须具有的能力。可怕的是,在就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我们鼓励的话讲得多,警醒的话讲得少。


  有人把美国学生创业者多的原因归结为家庭的学校的支持,在我看来,其实是经济承受能力使然。在美国一个中产家庭,孩子的创业失败绝对不会对家庭生活产生影响,但在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大学生的创业失败却是家庭难以承受之重。剔除这一层原因,很少有人会忽视创业失败带给人的正面影响,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中,仅7.6%的人认为创业失败会有“坏的影响”。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赛,不到最后就不能算失败,不然,我们就不能理解那些屡败屡战修成正果的企业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真要鼓励学生创业,我们的大学首先要开的倒是“逆商”课,以锻炼学生面对逆境的强大意志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


  巴菲特曾说:有人认为我的成功是赚到了这么多钱,其实,我最大的成功是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说当一个企业家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那么,这种生活方式只属于那种能够不断面对压力和挑战的人。尽管心理学家说,人在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也会变成一个勇敢的人,但我更倾向于认同,一个企业家总有某种先天的东西存在。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南方略论坛   香港金龙网站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张小姐
粤ICP备05055079号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