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专家为您分析快消品营销环境以及应对策略。
消费品营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消费品营销
国产葡萄酒:行走在价格亲民和新渠道的平衡木上
发布时间:2014-5-30 14:16:05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中国经营报 摘自:
  

  日前,商务部终止了对原产于欧盟进口葡萄酒的反倾销和反补贴(以下简称“双反”)调查,业界担心随着进口葡萄酒的大举进入,国产葡萄酒的发展将受到冲击。事实上,受政策性因素和宏观大环境的影响,张裕、长城、通葡等国产葡萄酒已经进入全面的调整期。


  5月13日,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000869.SZ)副总经理孙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迎合大环境的变化,公司在产品、品牌、组织架构等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通葡股份(600365.SH)副总经理金伟也表示,公司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产品、品牌和渠道上。而长城葡萄酒的人事、品牌等调整一直都在进行中。


  转向大众


  金伟认为,停止“双反”调查后国产葡萄酒受到冲击是必然的,加上宏观政策的影响,国产葡萄酒进入全面调整期,包括产品、品牌、渠道、价格等各方面的调整。目前就通葡股份来说,在产品方面主要的变化是对接新生代,生产专门针对80后、90后消费者的产品,推出单支价格不超过百元的“十二星座”系列产品。


  长城葡萄酒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长城葡萄酒已从政务商务场合更多地走向大众消费市场,包括调整品牌结构,从关注高档餐饮领域,转向日常性消费,推出价格优惠的百元以下产品。


  孙健表示,企业产品上要迎合目前这种消费趋势,往更亲民的价格和更高的性价比方向发展。过去,张裕在中高端做了很充分的布局,但中低端布局不足,因此此次调整推出了十三个品牌的中低端酒。


  事实上,除了产品越来越亲民化外,进口葡萄酒的大举进入也让国产葡萄酒在价格上进行调整。金伟认为,葡萄酒进口多了,价格就开始发生变化。目前葡萄酒的价格越来越透明,消费者的消费越来越趋于理性,他们可以通过各个渠道了解葡萄酒的产地、价格、品质,加个金色包装卖得“死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销售体系来讲,经销商都知道葡萄酒的底价,高价卖给他们根本行不通。


  金伟告诉记者,在国外每瓶葡萄酒在2~3欧元特别普遍,而国内葡萄酒售价畸高的现象并不利于葡萄酒的发展。随着政策的变化,国产葡萄酒转向更亲民的大众消费者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孙健表示,进口葡萄酒在价格上与国产葡萄酒在高、中、低档已经全面接触,竞争非常激烈,这就要求国产葡萄酒的性价比要高过进口葡萄酒,而考虑进口酒关税等问题,国产葡萄酒在性价比方面还是存在优势。


  缩短渠道


  与产品定位中低端的调整相比,国产葡萄酒在渠道上的变化可谓是大刀阔斧。金伟认为,渠道最大的变化就是从过去餐饮、商超、夜场三大传统渠道转向电商、俱乐部、会员的个人消费渠道。未来将以高端产品走俱乐部O2O路线;低端产品走社区便利店微终O2O路线,控索不同层圈运作的商业模式,目前正在进行中。


  孙健表示,张裕在渠道上主要变化就是缩短渠道,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强调对消费者的触动,做那些离消费者更近的渠道,如电商,取消所有的中间环节,而大客户的直供也只是多了一个环节。


  “在新一轮冲击中,厂家越来越注重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经销商关系,尤其是那些共患难的经销商,因此厂家也在研究与经销商的利益链条。过去一个城市发展两三个代理商无所谓,但现在更加谨慎,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管逆境还是顺境中跟着企业走的经销商,企业会给他们划出相对固定的地盘,更好地保护双方的利益。”孙健说。


  他表示,为了避免线上与线下渠道的冲突,张裕将电商和经销商区分,然后把品类与品牌区分。挂在网上销售的产品,如果在传统渠道销售,坚决按照常规渠道的价格执行,不允许有任何违规的情况出现。而电商自有的品牌,在网上做各种各样的买赠、秒杀,对其他没有造成伤害不做区分。同时针对电商专门开发一些新产品,让线上与线下和谐共存。


  孙健告诉记者,两年前张裕几乎全是传统的经销商业务模式,后来推出了新业务模式,就是厂家直供。最初希望销售贡献比在一成左右,现在看来有望达到三成。


  张裕的直供主要是对商超大卖场,过去全部是由经销商供货,张裕公司只负责促销,不与商超直接发生账面上的业务往来。这种模式的缺点是造成经销商不能及时进货回款问题,厂家淡旺季明显,淡季回款乏力,而通过新业务模式来改善这一问题。


  孙健表示,在经销商模式下,经销商跟张裕是采购关系,从厂家买了产品之后,需要付出现金才能拿到货,然后分销到大商场。从经销商送进去到商超接收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段涉及清点,破损产品要不要退货问题,然后再有一个45~60天的账期,经销商才能拿到钱,从而完成整个采购到回款的全过程,这就导致经销商的资金占用压力比较大,厂家也处于被动状态。


  由于商场的旺季都是在春节前,经销商每年春节前才大量进货,而五六月份对于做商场的经销商来说,大量的进货回款给张裕不太可能。那么由张裕自己直供大商超,直接把货送到,也经过了45~60天账期,在淡季能回收很多资金。原来五六月份是淡季,但通过直供,把淡季给摊薄,这种新的业务模式调整给企业带来了新变化。


  那么,张裕的这种渠道调整怎么才能不触动经销商的利益呢?孙健表示,有一些经销商做商场做得很好,厂家是不触动他们的利益。触动往往是那些做得不怎么好,本身并没有赚到多少钱的经销商,一般不用简单的“赶尽杀绝”方式,而是让他们去做别的渠道。这部分大商超一般由厂家来直供,利用集采和全系统合作的优势,实现全国统一配送,而经销商根本没有全国配送的能力。


  过去一个全国性的大卖场,仅张裕的供应商就有八九十家,管理比较混乱。而随着大商超自身的发展,这些门店也希望减少中间环节,缩短渠道,集中采购由厂家直接供货。到目前为止,张裕在全国3000多家大商超中已经有2600多家直接发生业务往来(包括经销商供货)。


  孙健也认为,直供也涉及很多细节,有些商超只要求有一个供应商,要么张裕厂家供应,要么经销商供应,双方协商解决;有的可以是两三个供应商,这时厂家和经销商都会供应;有的在供应上按条码划分,张裕一般会供应三四个条码的产品,而经销商则供应三四十个条码,从而解决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供货矛盾。


  事实上,业界专家认为,除了产品价位和渠道模式的调整之外,国产葡萄酒在与进口葡萄酒形成正面冲突的时候,需要突出中国产区优势。


  金伟认为,不管是进口酒还是国产酒,产区特色是立足之本,如今的国产酒产区风格却极不鲜明,大家一窝蜂地选择赤霞珠,其他葡萄品种可谓凤毛麟角。中国的产区跟产区之间,中国产区跟国外的产区之间都有所区别,很多人认为赤霞珠很好,但在中国很多产区,反而是很多香型所表现出的典型特征,可能还比赤霞珠更明显。比如在中国的东北产区,盛产山葡萄,是东亚品系的独有品种,在中国其他产区和国外产区都是没有。国产酒若要增加核心竞争力,甚至取胜进口酒,各个产区就必须找到自己的风格。国产葡萄酒应该选择合适自身产区的葡萄品种进行种植,并让合适的品种充分表现出自身的典型性,从而形成不同风格的差异。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香港金龙网站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