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专家为您分析快消品营销环境以及应对策略。
消费品营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消费品营销
包装水:一池浑水该变清了
发布时间:2014-6-23 14:56:17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深圳都市报 摘自:
  

  渐入盛夏,各种各样的饮用水广告充斥身边。但消费者们发现,同样是无色无味的饮用水,种类可多达十几种,而价格高低也可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饮用水市场这“一池浑水”,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同样是水,其实各不相同。矿泉水是采用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采集而来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通常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而矿物质水则是添加了矿物质的普通水。矿物质水中常见的添加成分与天然水中含有的矿物质本质上是不同的,而且这些成分含量较低,因此并不能补充人体每天所需的矿物质。“饮用天然水”的名称也容易导致消费者产生认识偏差,误认为是用地下涌出的泉水制成的,其实则不然,其水源多为湖水;而真正的“天然矿泉水”的生产必须取得国土部门的采矿许可证。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卫计委已公布了《包装饮用水》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如果新标准得以实施,“饮用矿物质水”叫法将被叫停,包装饮用水的标准将实现统一,还必须在产品外包装明确标注产品的成分。今后,除了天然矿泉水,凡是人工水,都将叫“包装饮用水”。这将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将饮用水划分为“矿泉水标准”和“其它瓶装水标准”两类的做法一致。


  说到价格,各类饮用水相差悬殊。500ml装饮用水的价格从0.8元左右到十多元不等,而以标识为“天然矿泉水”的饮用水价格较高。水的成本如何构成?一位长期致力于矿泉水研究的专家表示,一家水企想要开发矿泉水资源,首先要获得探矿权,探明其水质、水量,然后开始采矿,最后建立工厂,并在卫生、技术、环保成本等方面进行投入,这些是“显性成本”,此外还包括营销等成本等“隐性成本”。


  一些消费者担忧,一旦抽取、“搬运”天然饮用水过多,是否会加剧水资源困境?这并非杞人忧天。记者了解到,在一些抢手的水源地,可开发的泉眼几近饱和,但当地的水企仍在不断扩建、增产。有负责人表示:“对于矿泉水,我们是科学合理地开发,企业的采矿证里有涌泉的允许开采量,一般原则是70%,从源头引入厂后,剩下的回归自然,确保对生态环境的补给。”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香港金龙网站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