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专家为您分析快消品营销环境以及应对策略。
消费品营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消费品营销
史必根思拿什么拯救恒天然?
发布时间:2014-6-25 14:17:41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南方都市报 摘自:
  

  恒天然集团近日宣布两项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目前供职于全球总裁办的尤汉·普里姆(JohanP riem )将于8月1日出任大中华区总裁,而现任大中华和印度区总裁魏柯文(K elvin Wickham )届时将出任全球原料业务董事总经理,这是恒天然继今年3月任命现任全球销售总监的蒂姆·丁恩出任新西兰消费品牌业务董事总经理之后又一高层的变动。


  业内普遍认为,调兵遣将背后主导者就是恒天然的C E O西奥·史必根思。他从2011年出任恒天然的C E O以来,恒天然已经经历多次因质量问题而被问责。青睐银行家任高管,自己也满脑子资本概念的史必根思,还能用什么招把恒天然带出质量的沼泽?


  将恒天然引向投资方向


  虽然史必根思自己不是银行家出身,但其资本长袖擅舞。加入恒天然成为这艘乳业大船的船长,在史必根思出任C E O之后仅仅一年,占恒天然合作社总股权20%的股东基金在新西兰股权交易所上市。这个股权重置计划曾经受到持股奶农的反对,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奶农们持有合作社100%的股份,但股权置换动作为将来的改变打开了一个口子。


  在新西兰和欧洲等国家的乳业合作社或者乳企中,奶农持股很普遍,而这一点通常被视为保障质量安全的关键,因为在生产环节奶农持股制度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曾在恒天然(中国)公司担任总经理的郭学研曾表示,“奶农是整个产业链中不可分割的一环,对他们来说,就不仅仅只关心收奶价格,而更关注牛奶质量。”据了解,在这些奶农持股的乳企中,牛奶质量采取“连坐”制,收上来的奶一家有问题,全车倒掉,还可以追责到有问题的农户。奶农持股意味着利益相关,奶农不会想在质量问题上蒙混过关。


  新西兰林肯大学农业管理系的教授基斯·伍德福德(K eith Woodford)就曾公开撰文表示,恒天然背离了合作社的传统模式,逐渐转向它不擅长的以投资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恒天然的这种发展模式的变化,其实从2008年就开始了。而在西奥·史必根思担  任CEO之后,这种变化在加速。在史必根思出任恒天然CEO的同一年,恒天然全球高管团队的其他成员也进行了更替,新任高管大部分为投资、咨询专业背景,鲜有乳品行业经验。


  肉毒杆菌事件后急赴中国灭火


  值得注意的是,也就是从2008年开始恒天然产品接连发生安全事故,这对号称有着“最天然、安全食品体系”的新西兰简直不可想象。更为人诟病的是,在数次事故中,恒天然均涉嫌瞒报迟报。而在史必根思执掌恒天然之后,恒天然依旧事故不断,直至在去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肉毒杆菌乌龙”事件,该事件涉及达能、可口可乐、雅培甚至娃哈哈等多个中外企业,影响到中国、泰国和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虽然最后被证明是虚惊一场,然而从去年8月初事发到现在快一年,仍然余波未了。


  从新西兰方面近期公布一份关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起诉恒天然的法律文件中,披露了一些恒天然在当时的一些此前不为人知的细节,譬如当时在恒天然的生产线上,手电筒镜片被击碎混入生产原料中后,恒天然仍然继续生产。如果当时叫停,涉事产品大约只有1吨WPC 80(这是出事的乳清蛋白粉型号)。但正因为没有及时叫停,涉事的产品上升到42吨。同时,在对产品进行返工的过程中,返工使用的管道在此之前,已经空置近两年。返工生产也未按变更控制流程接受审批。


  另外,根据该文件,在2013年3月(事件最终爆发是8月初),在达能专门要求的SR C测试中,就发现了产品呈阳性反应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沟通处理,问题并未得到重视。6月20日,恒天然才发现JW17批号的受影响WP C 80产品同时被他们的怀托阿(Waitoa)工厂用于生产婴幼儿配方奶营养粉。


  有乳企人士就对南都记者表示,“这份法律文件中首先就有个疑问,既然原料一开始就疑似受了污染,但是仍然进入了市场,而且在三个月后才被公开,此外,恒天然内部尤其是在质量方面的沟通机制从这份法律文件中看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肉毒杆菌乌龙事件”事发之后,史必根思的工作重心主要就是灭火,尤其是到中国灭火,在事发之后一个月,史必根思就高调来华,并召开记者招待会,同时包括史必根思在内的恒天然高管更兵分几路,在华展开密集的政企公关,某国内乳企对南都记者透露,“在9月份,在中国有用到恒天然产品的企业,几乎都被恒天然的高管拜会过,其中几家大企业,史必根思都亲自带队拜访,此外,工信部、食药监总局、商务部等重要部门,史必根思也都一一前往沟通。”此外,恒天然还增加了对华的牧场投资。


  乳业老兵重新担纲


  肉毒杆菌事件引起了一连串的人事变动,恒天然的牛奶业务主管G ary R om ano首先辞职,此后恒天然的高管团队也开始增加了几个乳业的“老兵”,而不再是之前几乎都是金融、咨询专业背景。今年3月时任全球销售总监的蒂姆·丁恩被宣布出任新西兰消费品牌业务董事总经理,他与尤汉·普里姆和魏柯文的任命都是从今年8月1日开始生效。


  中国现在对于恒天然的业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即将掌管恒天然大中华区的普里姆也是个“乳业”老兵。在加入恒天然之前,他曾经是皇家菲仕兰食品公司管理董事会的成员(即皇家菲仕兰坎皮纳公司前身),2008年时离任,他的全部职责移交给的正是当时也在菲仕兰的西奥·史必根思,而当年正是由后者主导了菲仕兰和另一家荷兰乳企坎皮纳的合并。


  就目前与达能公司的诉讼以及后续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等政府部门的调查来看,史必根思这群乳业老兵远远未能安心。而且2015年欧盟将取消对牛奶生产配额的限制,欧盟将成为恒天然强大的竞争对手。这个原料乳国际巨头,将面临来自市场更大的挑战。


  史必根思的“牛逼”


  ●2008年荷兰皇家菲仕兰食品集团(R oyal Friesland Foods)和坎皮纳(C am pina)合并,史必根思当时作为菲仕兰的C EO主导了此事。


  ●2011史必根思加入恒天然集团,并将恒天然全球的高管团队进行了更换,新任高管清一色为投资、咨询专业背景,鲜有乳品行业经验。


  ●2012年,恒天然股东基金在新西兰股权交易所上市,该基金占恒天然合作社总股权20%。


  史必根思的“苦逼”


  ●2013年1月,恒天然公布某批产品在抽检中发现有双氰胺。


  ●2013年8月,恒天然公布某几批浓缩乳清粉可能含有肉毒杆菌,牵涉到众多企业,史必根思专程赴华道歉


  ●2014年1月,达能因为向恒天然索赔失败而将之告上法庭


  ●2014年3月12日,初级产业部指出恒天然违反动物产品法案的四项违规裁定,并正式向法院提交了相关指控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香港金龙网站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