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局。继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上发布了《包装饮用水》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将矿物质水归类为“包装饮用水”之后,在今年的中国水周上传出消息,青海省卫生厅已经审核通过的雪山矿泉水标准,这极有可能是全球首份雪山矿泉水标准。
标准的连番出台,让处于饮用水金字塔顶端的天然矿泉水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年比较火热的新品类雪山矿泉水也将获得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这也给业界和消费者留下许多遐想的空间:天然矿泉水的现状和消费究竟如何?作为矿泉水这个大品类的高品质代表,雪山矿泉水何以推动该细分品类的标准制定?其产生过程和普通矿泉水有何不同?而雪山矿泉水和普通矿泉水在营养成分等方面又有何不同?记者试图对消费者关心的这些问题作出还原和解读。
处于饮用水“金字塔”塔尖的珍稀水源
其实市面上用水品种繁多,不过从水源地珍贵性而言,天然矿泉水无疑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
对饮用水而言,水源地对水质至关重要。水源质量越高,其处理工艺越简单。按照《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因为有着“自然涌出”、“未受污染”等条件的限制,让其与纯净水等相比显得弥足珍贵。
和纯净水、山泉水等有着充沛的原料水不同,矿泉水水源的觅得是件相当艰辛的事。首先,对于企业来说,瓶装水上要想印“天然矿泉水”5个字,需要有采矿资质的审核。此外,还需要经过水源地监测、防护,水质定期检查,矿物质指标监测等各项严格的流程,才允许生产出厂,而写繁复的程序在其它品种的水身上并不多见。
事实上,我国矿泉水资源虽然分布广泛,但是总体水源地数量也是有限的。国务院资深参事、水文地质专家王秉忱曾对我国矿泉水水源分布做过勘探,此前他曾对媒体表示,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水量丰且水质优。全国已探明并通过鉴定的天然矿泉水水源地有4400多处,矿泉水的种类也齐全。在已发现的饮用天然矿泉水中,主要的类型是锶质和硅质矿泉水或含锶和硅的复合型矿泉水,在全国广泛分布;其次是碳酸型(含天然二氧化碳气体)矿泉水,主要分布在广东、黑龙江、陕西、吉林等地;含锂、锌、硒等元素的矿泉水发现较少。
在天然矿泉水的类别中,有一个细分类则更为稀有———雪山矿泉水。在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和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2012年发布的《中国居民日常饮水分级指南图》,它以水源为核心标准将饮用水划分为四级。普通的瓶装水(包括纯净水、矿物质水、天然水)是三级水;普通天然矿泉水为二级水,而水源为高海拔、无污染的雪山矿泉水为最高级别的一级饮用水。
以目前占据雪山矿泉水最大市场份额的昆仑山雪山矿泉水为例,昆仑山厂务副总监党斌胜表示,昆仑山有巨大的雪山冰川储量,但真正开发成矿泉水资源的却并不多。“其实雪山冰川融水的水质指标都接近,但雪山融水必须经过特定的地质构造,经过深层循环矿化后,才能成为矿泉水。”
7大严苛指标,10年艰辛寻水路
这样一个细分品类被列入一级饮用水有着水质的独特性。然而,要将雪山水源水真正开发成矿泉水资源,过程却异常艰难。
据当年有参与昆仑山雪山矿泉水水源勘探的专家透露,当时昆仑山勘探队对水源地定下了7大标准。“首先水质一定要优良、天然纯净,其次水源地的生态环境要优良,可避免外界污染。”在这位专家看来,这两条标准是保证水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事实上,要满足这两个条件一点也不简单。“我们在西藏勘探过一个水源,各项指标都很不错,但唯独‘砷’这个指标不能满足当时正在修订中的国家标准。其它一些水源,要么水量太小,要么接近城市,容易受到污染最后都放弃了。”党斌胜如此解释昆仑山人寻水的逻辑:水源的各项微量元素指标、限量指标要很均衡才行,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此外,对水源,昆仑山勘探队还有另外5大条件。水量充沛、水源易于防护、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电力供应充足。“水量充沛是为了满足远期开发需求;水源易于保护可以避免人或动物活动对水源地环境造成污染;交通便利是为了方便产品的运输;而好的水源地一般人为活动痕迹少,电力供应可能有短板,而电力充足能够满足矿泉水开发和生产需求。”上述勘探专家表示。
在这么苛刻的条件下,一度让昆仑山人的寻水显得异常艰难。党斌胜透露,其实从90年代之后的10年,他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水源,一度找遍了广东、四川、西藏、青海的水源,甚至包括国内两大知名的天然矿泉水带长白山和五大连池。
在昆仑山人的逻辑中,好水多出自名山大川,高海拔的地方寻找到好水的几率越大。最终,昆仑山勘探队瞄上了昆仑山玉珠峰的水源。“这个水源的勘探异常艰辛,首先玉珠峰的最高海拔超过6000米,勘探组的成员首先面临着高原缺氧和气候条件恶劣两大难关。”上述勘探专家回忆,在勘探水源的过程中,他的团队一度遭到向导拒绝前行而不得不重新折返寻找新向导。在他的记忆中最惊险的一次莫过于车子在狭窄的山路上行驶时出现故障,险些翻下了深渊。
“我们也曾经遇到过一些好的水源,但由于只能满足上述一二个特点,最后都舍弃了。”党斌胜表示。而勘探团队初入昆仑山玉珠峰,这里的水质和生态环境立即让勘探队的成员眼睛“发光”。“地处北纬36°至46°黄金水源带,这里常年被冰雪覆盖,其积雪及冰川融水渗入岩层,经过深部循环过滤和矿化形成珍贵的雪山矿泉水;海拔6000多米‘亚洲脊柱’昆仑山玉珠峰,高寒缺氧,常年被冰雪覆盖,人烟稀少,环境未受到外界污染,无人类及经济、工程活动;此外,昆仑山脉是中国冰川面积最多的山区,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21%,其冰储量达1283km 3。”上述勘探专家依然能清晰地记着这些让他们眼前一亮的数字。
据党斌胜透露,为了确认这个水源地是否真的完全符合昆仑山勘探队对水源的7大规条,勘探团队一度四进青海考察,最终才结束了长达10年的寻水路。
然后,昆仑山人将矿泉水厂设在了玉珠峰的山脚下。尽管如此,水厂所在地的海拔也高达4115米,让昆仑山的水厂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矿泉水厂。
雪山矿泉水的神秘形成之旅
按照《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
然而,对于雪山矿泉水而言,虽然它也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来的、含有矿物质,也是没有污染的。但其形成过程与普通矿泉水相比,有着一段颇为神秘的生命历程。
和普通的天然矿泉水相比,特定的地质构造对雪山矿泉水的形成至关重要。昆仑山勘探队当初在选定昆仑山玉珠峰的水源地时曾经仔细研究过这种地质构造。玉珠峰下的含水层是一个断裂破碎带,它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南部昆仑山主脊冰川底部融水补给,这些雪山融水沿着构造裂隙下渗而形成基岩裂隙水。由于含水层断裂有着切割深、延伸远与多期活动的特点,地下水再沿断裂带径流向谷地中心运移,自此进入深循环。在运移过程中,这些雪山融水融滤了地下的砂岩,玄武岩里边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矿化形成雪山矿泉水。根据δ-O 18同位素地下水测年资料推断,玉珠峰的雪山矿泉水的形成年龄大于一万年。因为埋藏在地壳深部,水源有着良好的封闭条件。
这些在地下深循环万年的珍稀水源,在受到山前压扭性断裂的阻挡后,沿断裂带一定通道上升。由于其上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所覆盖,水源经第四系砂砾卵石层的过滤之后,涌出地表而形成矿泉水。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泉口就出露在昆仑山北侧山麓的第四系砂砾卵石层中,是一个带状构造承压水的天然露头。
根据矿泉水氚含量的检测结果推断,昆仑山矿泉水的循环时间大于50年,表明其是补给源较远的深循环地下冰川水。
在昆仑山人看来,因为独特的地质构造和特殊的岩石层,让每个品牌的雪山矿泉水都有其独特的品质特性。“因为雪山融水历经50年地下自然矿化,所以形成了现在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均衡,硬度适中的特点,且是P H值呈弱碱性、利于人体吸收的小分子团水。”
昆仑山人口中的这个“小分子团水”虽然消费者可能知之甚少,但是这却是衡量水是否好水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法国依云等高端水品牌都称自己是小分子团水。
“国际上流行用分子团大小表达水的活性,这与中国传统意义上活水的概念是一致的。”北京公众健康饮水研究所所长李复兴指出,雪山矿泉水的分子团一般比普通矿泉水小。据了解,小分子团水具有较高的渗透力、扩散力、溶解力、代谢力等。人体每一细胞通道的直径约为2纳米(100万纳米等于1毫米),小分子团水可长驱直入人体细胞内,通过渗透、溶解和扩散作用,促进新陈代谢。而大多数普通的饮用水实为大分子团水,难于被细胞直接吸收,只能通过体能调节缓慢透过肠壁进入血管。
单为一个珍稀品类制定标准
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形成仅是雪山矿泉水这个细分品类形成的一个缩影,这个品类随着昆仑山等品牌的发力,正在逐渐进入业界和公众的视野,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该品类在推动标准的制订。
在今年3月26日的中国水周期间,中国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田廷山现场解读了可能是全球首份雪山矿泉水标准。那么什么样的水才能叫雪山矿泉水呢?标准规定:终年积雪覆盖,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雪山,其积雪及冰川融水渗入岩层,经过深循环过滤和矿化而形成的珍稀饮用天然矿泉水。
事实上,虽然国际上有许多知名天然矿泉水品牌都是雪山矿泉水,比如产自阿尔卑斯山的法国依云,主打好莱坞明星消费的美国B ling都可称为雪山矿泉水品类的代表,但一直未有形成独特的品类定位。不过伯克利斯普林斯国际品水大赛组委会主席亚瑟指出,欧洲人对天然矿泉水有一个相当长的认知历史,特别近几年,天然矿泉水已经成为欧美的大众消费趋势,尤其是水源地相对比较安全,人类污染较少的高海拔雪山地带,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偏爱选择更天然、纯净、健康的雪山矿泉水。在欧洲,依云的销量是占到了第一位的,此外,意大利也有非常受欢迎的雪山矿泉水品牌,在这些地方,饮用雪山矿泉水的传统从上个世纪就已经形成了。
此次雪山矿泉水品类标准规范的提出,对雪山矿泉水而言具有开创性意义。在一些指标上,它比国标《饮用天然矿泉水》更为严苛。据田廷山介绍,雪山矿泉水标准在限量指标、污染物指标、微生物指标上,有11项指标严于矿泉水国标;在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层面,雪山矿泉水比矿泉水国标新增12项检测指标,包括钾、钠、钙、镁、锂等元素。此外,雪山矿泉水在水源地勘测评价、水源地防护、水源地监测、开采加工等流程上均有严格限定。
据介绍,该标准已通过了青海省卫生厅的审核批准。
事实上,李复兴曾告诉记者,普通矿泉水有的营养物质雪山矿泉水也有,但是有些指标雪山矿泉水要优于普通矿泉水,比如衡量有机物污染的指标:耗氧量。“我们做过很多测试,自来水中耗氧量的指标通常小于3m g/L,普通矿泉水在3m g/L以下,但雪山矿泉水该指标通常都在1m g/L以下,而有品牌的含量会低至0 .5m g/L甚至0 .3m g/L。”李复兴表示,有机污染物的指标低,说明其水源地比普通矿泉水周边的生态环境好,另外因为水源地海拔高、人烟稀少,工厂的污染源也相对少。
有鉴于此,在田廷山看来,在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健康饮水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该标准规范了品质获世界认可的雪山矿泉水品类,将开启一个新的健康饮水趋势。“随着市场的发展,未来以雪山矿泉水标准为要点,建立一套真正的国家标准是非常有必要。这份标准为行业、未来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一个参考值。”
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呼声渐高
随着标准的推进,雪山矿泉水可能会迎来一个消费大涨的契机。但这又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另外一个重要的历史命题:对于雪山矿泉水这样一个水源珍稀的细分品类,当企业开发的足迹涉足那些本来人迹罕至的水源地之后,如何保护好?
王秉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矿泉水资源产地及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隐患。“我认为,在矿泉水资源集中地区,应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珍贵的矿泉水资源。但这样的保护区,并不多见。有的县虽然成立了矿泉水资源保护局,但没有自然保护区;有的县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却不能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受不到国家的优惠政策。”
昆仑山水厂的做法是:用混凝土围墙和2 .8米高的铁质(浸塑处理)通透围栏圈出了面积高达11.15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建立了四级水源地环境防护体系,为水源上了一道“锁”。
这一点其实在去年已经有行业人士开始关注到。去年,《人民日报》副社长何崇元委员就在提案中表示,建议根据不同水源地的特点,制定对应的监测、开发、保护等法律法规制度,实现分级管理。何崇元尤其指出,地处高海拔,未被污染的珍稀雪山水源,应在现有的保护区基础上,设立稀有水源地国家级保护区。如青藏高原、三江源等地,地处偏远地带,远离人类污染,其水源天然无污染,更应予以重点保护。他同时建议,处于这一地带的昆仑山等雪山,因处于高海拔、常年冰雪覆盖,成为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珍稀水源地,是中亚到东亚的“水塔”,应提高到国家层面予以综合管理。
虽然推动在稀有水源地设立国家保护区可能会有一段长跑,但是作为稀有水资源的获赠者,昆仑山等品牌已经开始通过自有力量参与到水源地保护中。
在昆仑山水厂四级保护区内,只见草场茵茵,不时还可见土鼠、黄羊出没的身影。而在四级保护区内,昆仑山又用围墙筑了一片三级保护区。在这里,草场更为茂密。而在三级保护区内,又有一道围栏将一间外墙是白色的小房子隔开了,这里就是这片保护区最核心的地带———一级保护区。每周,除了水厂的员工会到这里取一次样之外,并不对外开放。
“防护区域内我们实行全天候24小时监控,避免人或动物的活动对水源地环境造成污染。”昆仑山水厂方面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