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时间: 2019-02-26 浏览人数: 0
中国最大的计算机企业、世界500强之一的联想,近年来过得不太“太平”。在手机行业,曾经名震一时的“中华酷联”,除了“华”蒸蒸日上,在国内市场,其他的都在“苟延残喘”,甚至如酷派已经销声匿迹。在2014年,联想曾以7.9%的市场份额成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但是,到了2018年上半年,仅剩下0.4%。在PC领域,因为同样机型国内售价远超海外,被广大网友称为“美帝良心”。正在联想百般否认的时候,“5G投票门”事件似乎再一次将联想“美帝企业本质”落下实锤。祸不单行,去年6月4日,联想集团(00992.HK)被香港恒生指数剔除,在资本市场可谓颜面扫地。
如果说上述流传于网络的语言存在一定戏说、揶揄的成分,但有关联想“组装厂”、“没技术”的言论则直指企业自身问题。最近拿联想跟华为比较的越来越多,你可能想不到,现在如日冲天的华为当年在联想面前可是小弟。
在1995年,联想销售额67亿元,是华为的4.5倍。2001年,华为销售额超过联想。2017年,华为营收超过6000亿元,联想2017-2018财年营收约为454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不到华为一半。截至2018年12月22日,联想市值81亿美元,而华为估值已超4000亿美元,二者差距接近50倍。如果考虑盈利,两者差距更大,联想近年是反复亏损,偶有微薄盈利,华为2015年到2017年,盈利分别为369亿元,370亿元,475亿元。
从市场管理、品牌经营的角度,联想品牌近年来口碑急剧下滑,美誉度下降;从企业经营结果来看,也不容乐观。可以说,联想近年来的发展不算成功。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
上世纪90年代,正当联想快速发展之际,内部对企业发展路线却出现了两派不同的看法。以柳传志为代表的一派坚持“贸工技”,更在意联想短期的效益,坚定地以为联想根本不具备自主研发处理器芯片的实力,再考虑到国内的工业基础、技术储备和资本实力等方面的不足,包括联想在内,在中国的本土企业几乎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全球的电脑市场。另外以总工程师倪光南为代表的“技工贸”派,认为联想应该对标国际上的英特尔,全力开发芯片等核心的技术。
1995年6月,联想的200名管理层聚集到一间会议室里,柳传志和倪光南分别坐在第一排的两边。当时中科院计算所的所长、联想的董事长曾茂朝当场宣布了一个决定,免去倪光南在联想的总工职务。后来有人就分析,从中科院及联想的高层一边倒地力挺柳传志这一点便可看出,联想的股东们其实从心底里是不愿意烧钱搞什么核心的技术研发,更确切地说是不愿意去冒这么大的险。1999年9月,联想正式解聘倪光南。
不论是贸工技,还是技工贸,本身无所谓对错。毕竟技工贸与贸工技最大的区别在于,先解决什么问题,是先解决技术创新问题,还是先解决企业生存问题。关键是看是否符合时宜,符合当下企业发展的需求、行业竞争的要求。联想最大的问题是依靠“贸”,企业发展大了,行业环境变了,需要发展技术的时候没有花大力气研究,导致缺乏核心技术能力,发展后劲不足。
“程控交换机”,是华为赖以起家的核心产品,正是这款产品,让华为逐步发展壮大。但你可能不知道,联想和华为几乎是同时进入这个行业的。
1992年,倪光南在联想立项开始研发程控交换机。
到了1994年7月,联想与华为同时取得了国家的入网证。那段时间里,在联想的内部,程控交换机事业部已经成了第二大事业部,仅次于微机事业部
1993年,倪光南在联想还组织小型机部、软件中心和R&D部共三个部门联合研发LXBS金融平台软件,该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1994年,倪光南还曾在联想筹划组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顺便插一句,华为1991年就在内部设立了集成电路设计部门,也就是海思半导体的前身。
当然,伴随着倪光南被联想排挤出核心的管理层,倪光南为联想所做的部署、规划和构想,均为联想所抛弃。联想取消了程控交换机事业部,实际上也是让自己白白地错过了计算机与通信融合的大好时机。
有关这段经历,倪光南曾经回忆道:“我最难的日子是1995-1999年期间,那时我没有工作,被悬空了,但还在联想,无法做别的事情。1999年,联想把我扫地出门,对我反而是种解脱,我获得了新生。”
那当时依靠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天量订单、依靠广大老百姓对国货的热情支持下,已经手头里赚到钱的联想究竟把钱投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案是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其他行业。依靠计算机赚到钱后,联想成立了联想控股,将以计算机为主业的联想集团置入旗下。除了起家的联想集团,联想控股旗下的各个代表企业包括:房地产企业融科智地(已于2016年出售)、中国最大的租车公司神州租车、中国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拉卡拉、中国最大民营口腔服务连锁品牌拜博口腔、中国最大水果全产业链公司佳沃鑫荣懋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一系列金融投资公司,包括中国领先的天使投资机构联想之星、中国最早进入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企业君联资本和弘毅投资,均已成为业内顶尖基金,覆盖企业成长的所有阶段,管理基金总规模超过1000亿人民币。作为“主业”的联想集团,创造的收入占联想控股的90%,资产规模占50%,但只贡献了10%的净利润。
看了上面的介绍,是不是觉得眼花缭乱,联想还是你认识的联想吗?“成为在多个行业拥有领先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投资控股公司”,这是联想控股对企业愿景的描述。相对于华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通信领域的坚持,联想完全是一家多元化的投资控股公司。
12月23日,在第二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倪光南谈到了有关对联想的看法。结合联想与华为的发展经历,其认为联想股改后的最大问题,一个是发展路线,一个是科技人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倪光南同时批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一个没投入知识产权和资产的公司高管,却拥有那么多股权,这在中外高技术企业中是很特殊的”。“能否保护知识产权是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兴衰的关键。”对比联想的管理层持股与华为的员工持股,吸取的教训是:应该尽可能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保护,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
这对于我们企业经营管理有什么启示呢?依靠初级产品、加工、组装、贸易等方式获得了一定原始积累后,要获得更高层次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必须重视技术研发。重视技术研发不是口头上谈谈,是要真正落实到重视技术人才、研发人才上面去。
按照华为的估值,任正非作为企业创始人、我们所说的“老板”,哪怕只占股10%,都将超过任何一个企业家成为中国首富,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只占据了1.4%的股权,因为他将98.6%的华为股权发放给了员工们。但我们不禁怀疑,为华为拿下全中国专利最多企业、让任正非面对西方国家围堵敢说出“他们不得不买”的广大科研人员,如果没有实质有效的激励手段,还会有这些成绩吗?
不说一定要向华为一样搞股权激励、给员工全中国最高水平的平均工资,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呈现出来的现象是重销售不重视研发,特别是中小制造型企业。根据香港金龙网站接触到了上千个案例,在工业品企业中,一个正常水准的业务人员拿到20万-50万年薪的比比皆是,而大部分技术人员却拿着不过万元的月收入。在产品层面,核心零部件往往依赖对外采购,没有掌握住行业关键的技术。
作为香港金龙网站公司一名专家认为:一个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如果在所处的细分行业耕耘已久,已经形成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品牌影响力,这个时候销售人员对业绩增长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小,更多的是来自于老客户的介绍、客户的慕名而来。通常在这个阶段,企业也会增长乏力、同时面临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导致利润的不断下降。要度过这个瓶颈期,必须由销售导向转为研发导向,正如华为当年从做通信设备贸易起家转为自行研发,成长为如今全球的巨头;正如华为手机,坚持在芯片、成像等技术领域钻研,才从国产一众低端手机的价格战泥潭中走出,不断抢夺三星、苹果的高端市场份额。通过创新技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技术含量向更高的标准看齐,开辟新的细分市场。